BTK抑制剂作为新型靶向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上取得了与传统化疗相当、甚至更优的战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伊布替尼了。今天我们来看看国内和国际权威淋巴瘤指南中对于BTK抑制剂的使用。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权威性最大的医学科技学术性团体之一,长期致力于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和多中心协作研究,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 在今年,CSCO也发布了最新的淋巴瘤诊疗指南以及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初治和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R/R MCL)以及有治疗指征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治疗,伊布替尼均处于I级推荐位置(最高级别推荐)。那么什么是I级推荐呢?下面这张表格应该可以帮助大家了解CSCO对于诊疗推荐等级的划分。
了解了我国淋巴瘤诊疗的权威指南后,让我们再放眼国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NCCN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 今年发布的NCCN指南中显示,在初治和复发难治CLL/SLL患者的治疗方案中,BTK抑制剂代表药物伊布替尼是首选治疗方案(1类证据)。另外,NCCN对初治和经治WM也给予了一系列药物推荐,其中伊布替尼或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是唯一拥有1类证据的方案。1类证据是基于高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并得到专家组一致同意的治疗方案,具体分级见下图。
二、历经长期检验,展现卓越疗效和安全性 BTK抑制剂作为可以居家服用的口服靶向药物,是疫情期间非常理想的治疗选择。伊布替尼在众多新型靶向药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研究显示,在使用伊布替尼进行长达7年治疗的初治CLL患者中,超过8成患者病情稳定,没有发生疾病进展。另一项研究发现,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超9成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了。 在安全性方面,由于靶向药物只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很少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因此治疗中的副作用较少。研究显示伊布替尼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多为1-2级。另外,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减少。另外,伊布替尼可实现单药口服居家治疗,降低了新冠、流感叠加流行时期患者的出行感染风险。 三、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 相信大部分淋巴瘤患者在承受着身体上严重不适的同时,还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感到头疼。《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显示,淋巴瘤患者2018年年度医疗支出约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在参与调研的患者中仅有17%患者表示可以承受患病带来的医疗支出。高额的医药费让很多患者在面临治疗新选择时望而却步,错过了治疗时机和机会。 2020年12月,PD-1抑制剂和BTK抑制剂等新型抗淋巴瘤药物被纳入了医保,如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而伊布替尼作为全球第一种BTK抑制剂,继2018年首次纳入医保后,又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新增了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这个新适应症。至此,国家医保已覆盖伊布替尼的所有适应症。 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更多的抗淋巴肿瘤药物被纳入医保,患者朋友们可以减少一定的经济负担,迎来更多新的治疗希望,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改善!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1.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1. 3.NCCN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 in Oncology: CLL/SLL (V3.2021). 4.NCCN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 in Oncology: B-Cell Lymphomas (V4.2021). 5.Byrd JC, et al. Clin CancerRes. 2020 August 01; 26(15): 3918–3927. 6.Burger JA, et al.Leukemia. 2020;34, 787–798. 7.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8.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一、淋巴瘤诊疗指南中的治疗推荐